m6官方app下载手机端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m6官方app下载手机端 > 新闻动态 >

从 “极限激励”看大唐吉林公司焕新颜

发布日期:2025-10-11 15:07    点击次数:87

扼住时间的转轮,触摸大唐吉林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脉动— —首破自成立以来大唐集团公司二级企业业绩考核评价“无A记录”、首次实现近十年来年度经营利润“出零米”、首获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一个个硬核关键词,见证了大唐吉林公司于能源转型浪潮中开新局,于扭亏脱困泥淖中育新机的坚韧足迹。

回溯往昔,曾经的吉林公司仿佛被阴霾笼罩,如何打破传统管理定式,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如何破解发展困 局,以机制破题推动一体化“多维”发展? “ 除旧与布新, 打破与重塑”成为当时摆在吉林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通过吉林公司党委多轮的深邃思考和科学谋划,一场坚持“以安全为前提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极限”改革应运而生。2023年1月,《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所属企业负责人业绩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这不仅是对吉林公司系统上下优化产业布局、明晰发展路径的战略部署,更是对作为“关键少数” 的基层企业负责人检验履职成效的“开年大考”。

“极限激励”机制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突出市场化、契约化、差异化为导向,彻底打破“年薪制” ,除基础保障外,将基层企业领导班子绝大部分收入与关键业绩指标完成度及对标排名极限挂钩,按月精准兑现,真正实现薪酬收入 与工作业绩精准匹配。同时每月通报对标指标排名结果,排名末位负责领导进行“说清楚”甚至岗位调整,真正将企业经营成效与基层企业负责人的“收入、面子、里子、位子”全方位挂钩,与提拔任用和评先选优“两影响”。这一新机制实现 了责任与效益的正向反馈、压力与动力的极限传导、攻坚与创效的层层压实,让考核不再“走形式” ,让激励真正“动人心” ,倒逼企业管理者从“守摊子”转向“闯路子” ,不断引导系统上下牢固树立“企业与个人休戚相关、同命运、共荣辱” 的思想意识,逐步实现了“头雁”效应凸显,“群雁”活力倍增的良好开局。

展开剩余78%

在机制运行过程中,吉林公司党委对原有考核事项逐条分析研判,挑重点、挤“水分”、减条目、看实效,将各单位数十个考核指标“化繁为简” ,重新制定安全、效益、发展、人才、科创、党建等10个左右的关键指标,并将效益作为影响基层企业负责人薪酬收入的核心指标,以“一把尺子量到底” ,有效解决了历年考核过程中产生的指标繁琐、层层嵌套等问题。 同时为强化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吉林公司聚焦职能管理创新,构建“信息沟通、主动服务、合规监督”三大职能机制,以精准施策、闭环管理、严控风险为核心,推动二级企业对三级企业的赋能与监督,以 “三个平台”助推基层企业从“实”字用劲,向“干”字发 力,纵深推进“效能跃升”。坚持本部部门不对各类“量、 价、耗、率”等过程性指标划“硬杠杠” ,以精准授权释放企业活力,以穿透监督严守风险底线,推动本部职能从传统的“管理督导”向“服务支撑”转型,让本部与基层企业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不折不扣推动扭亏解困任务目标落实落地,进一步构建“大监督”体系下“放权不放任、 监管不干预” 的管理平衡。

安全是企业立命之本和发展之基。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生产环境,吉林公司始终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全局战略规划中,从思想根源、管理体系、 技术手段等多维度发力,创新构建严密且高效的安全管理长 效机制,以“两个全员”为抓手,不断推动吉林公司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本质安全新格局。为确保人身安全,以“发生被追责的安全事故,一定存在违章行为”为出发点, 自 2022年12月起,全面建立反违章极限激励机制,选派互查监督组进驻各企业,按照“违章扣分”对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月度排序激励兑现,反违章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违章发生率持续降低,相应机制探索成果获得 2024 年度集团软科学一等奖。2025年2月份起,在“反违章交叉互查”基础上, 以“源头防控+全员参与”创新实施“全员反违章”机制。进一步整合升级所属企业视频资源,搭建统一的“全时段、全覆盖、全过程”监控平台,向全体职工开放实时及一个月内历史视频查看权限,对查证属实的违章举报,制定奖励标准并落实执行。并在公司网站主页设立“ 日计划管理” 专栏,每日公开作业项目计划及执行情况,接受系统内全员监督。通过搭建立体监督网、破解基层“人情关” ,让职工思想从“不能违章”“不敢违章” 向“不想违章” 的深层次转变,促进各企业安全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提档升级”。

为确保设备安全,以“发生重大设备安全事故,事先都有征兆”为出发点,在6月份探索实施设备设施“全员诊断” 激励机制,公司系统内在职人员作为吹哨人、揭榜人,可通过 SIS系统、点检系统、视频监控或实地踏查等方式,对其 他单位的设备设施进行诊断,按照隐患分级和奖惩标准,对“全员诊断”过程中发现隐患和解决问题的吹哨人、揭榜人 实施专项激励,进一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全员设备管理体系。并持续完善系统内外协同诊断机制,鼓励“借力”“借脑”“借智” ,注重与高端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团队、设备厂家的技术交流和密切合作,以“诊”出症结,“断” 出关键,全力推动各企业设备问题见底、风险清零、隐患销号。同时将生态环保工作深度融入“全员反违章” 、设备设施“全员诊断”机制中,进行“提级奖惩” ,不断筑牢吉林公司安全环保根基。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吉林公司在“功夫向内”夯基础的同时,也在“眼光向外”谋发展。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集团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部署要求,吉林公司党委以“一企一诊一策”方式, 召开高质量发展务虚会,进一步助推基层企业领导班子坚定不移破除思维固化的藩篱、妨碍发展的阻力,既要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更要释放优势潜能、激发内生动力。在“ 以结果论英雄” 的鲜明导向下,各企业紧盯市场,主动出击, 在抢抓机遇中力求破局,建立了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管理机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崭新气象。其中火电企业联动攻坚,出厂热价全部大幅调增;长山分公司通过“风火联营”彻底走出亏损困境,并打破单机不能供热思维定式, 以“单机供热、安全免责”方式向松原城区供热;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配套风电先行核准为项目收益提供有力保障,吉林公司完成了从“走出最困难时期” 到“蓄势待发”再到“谱写新篇” 的三级跃升。

盘活存量是破解资源瓶颈、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做优增量是抢抓战略机遇、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举措。当前 吉林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破局成势的关键时期,各类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绿色发展加速布局,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针对计划开工的增量项目,吉林公司通过实施任期“抵押金”激励约束机制,让“专项奖励+考核责任”双轨并行,在风机微观选址专项奖励方案中将项目增益与个人收益直接挂钩,而覆盖风机、电气、土建等专业的质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则将工资收入大比例与项目质量效益动态关联。同时,以“物勒工名”机制,在新建机组主体上铭刻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姓名等信息,建立终身责任追溯体系,将微观选址、设备选型、造价控制、优化设计等关键节点与本部部门、项目单位、业主单位等各方参与人员“终身绑定” ,促使增量项目优选风机点位和等效小时数显著提升,有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吉林公司以深入挖掘提质增效潜力,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筑牢未来盈利根基。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吉林公司深化人才强企工程,建立完善“百-千-万” 人才库,不断提升“高精尖”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激发全员“学技术、钻业务、创价值” 的奋斗热情,并持续加大资源、薪酬、待遇等向一线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倾斜,形成“先进辈出、人才涌流” 的生动局面。2023年,通过技师、高级技师评定人数 108 人,同比增长 1300%;2024年通过高级技师评定 48 人,同比增长167%;2025年预计将再创新高。

两年来,“极限激励”机制成为了催生吉林公司系统上下困中求生、困中求进、困中突破的内生动力,让在艰难磨砺中苦苦拼争的广大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攒起一股劲,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围绕“结果导向”力求实效,全面“深化改革”步履铿锵。从当初的“一定要盈”到“一直要盈” ,看似简单的一字之变,却是吉林公司历经风雨洗礼、拨云见日的最好见证。如今崭换新颜的吉林公司,正以高歌猛进之势在改革征程中重点突围、梯次破局,历经涅槃重生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深 化提升行动的新使命、新要求,吉林公司将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聚焦“ 国之所需、我之所能” ,牢固树立以一己之力尽全局之 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格局视野,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奋斗画卷”,以追风逐日、向“新”而行的奋进姿态,助力集团公司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实践中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吉林公司 夏楚涵)

发布于:北京市